今天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在 2023 年 1-5 月在法國 EDHEC 商學院交換的心得。我是從德國的曼海姆大學過去交換的,有拿 Erasmus 補助金,當時每個月補助大概 510 歐元左右。
申請
10 月份的時候學校會舉辦說明會。特別注意的是,曼海姆有推出一個 European Management Track 學程(簡稱 EMT),這個跟交換學生計劃只能二選一。如果你想要申請 EMT,在填寫志願時必須把這裡的院校全部都靠前填寫,否則申請就會無效。
申請 EMT學程時必須要特別強調為什麼對「歐洲」有興趣,畢竟這個計劃專注在 EMT;至於一般的交換學程,大部分還是依照你申請曼海姆碩士時的資料來看,像是你過去的在校成績、你的實習經歷以及你的語言能力等。我記得某些院校有特別強調英文還是當地語言(如法文)必須要達到某個程度才可以申請,曼海姆大學有所謂的外語證書可以替代這個語言能力要求,我身邊就有同學是利用這個證明去申請的。
課程
我在 EDHEC 總共修了六門課,加起來是 20 個 ECTS,總結來說是我覺得法國商學院的課程紮實度並不如德國院校,但我覺得在課堂討論上,法國的課堂互動比德國多一些。下面簡單介紹我修過的課程:
New Venture Finance
我對這門課評價最高。課程主要是在介紹新創在融資上會遇到的問題,像是跟創投之間的合約應該要如何擬定;每一次融資應該要稀釋多少股份;當創辦人不只一人時(大多數狀況)應該要如何分配未來的股權比例。同時,這門課也會帶到所謂的財務三表加上 Source and Use(新創的資金來源以及資金運用)表的編制以及聯動關係解釋。
每一堂課都會有一組別進行報告。教授不會去安排說某個星期應該要哪一組報告,而是讓學生自己決定。每一組至少都要報告一次,所以確實會出現在同一個題目中有不只一組同學進行告報的狀況。
這堂課的教授很用心,每一次的簡報都會有很多來回問答,也會邀請知道怎麼用 Excel 編制財務報表的同學上台分享他們組別的計算過程,整體來說我覺得是資訊量充足也很貼近實務的一門課。
Operations for New Ventures
這堂課主要在討論新創成立之後需要面對的外部關係人。舉例來說,你的供應商和分銷商。由於新創資源有限,業務要外包還是要自行處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但這門課我並不推薦。我在曼海姆時有修過 Revenue Management 這堂被歸類在 Opeartions 底下的課程,當時課上會運用模型去模擬旅館和航空公司在售票上的管理。儘管模型以現在的產業視角來看或許過於老舊,但我覺得是一門結合課程理論與實際操作的課。但在法國的這門課,除了課程講義常常過於簡陋之外,課程也是東缺一堂西缺一堂,最後甚至連考試也是臨時取消。
Customer & Data Analytics
這門課是由在全球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工作多年的教授所授課的。我覺得在課程講義上可以給不及格,常常可以看到編輯到一半的頁面或是前後頁不相連的狀況。在觀念上我覺得以一個金融方向的學生來說算是有學到新的東西。
這門課總共有一個小組報告和一個期末考試,兩者有很大程度的 Overlap。這堂課可以自己學,因為上課時常常教授跟學生處在兩個世界,彼此互相不關注,但是部分課程內容對我來說是有趣的。
小組作業的題目是要去分析一家新的義大利麵及其他食品製造商在超市中的發展機會。教授給的簡報裡面介紹了兩家不同的食品公司,我們看得到他們單獨一家公司的總銷售量以及、單價及總銷售額變化;同時,我們也能看出他們在不同銷售管道上的銷售表現變化。第二、我們能看到超市中不同品類產品的銷售表現變動。接著,報告也指出了使用促銷活動前後的銷售表現變化等。
利用以不同角度切入的數據分析觀點來看一家新廠商若想要切入食品市場,應該要選擇那些品類,在哪些管道銷售,以及是否要採取促銷措施,若要採取,又應該如何設計。
Is Our Digital & Tech World Sustainable?
這門課算是一個討論課。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學生分組做報告然後上台分享。這門課討論的題目是要如何幫助 Lille 市更加環保。整體而言我覺得課程非常沒有架構,教授自己對於整個課程的安排感覺沒事先規劃過,評分方式也跟課程介紹上的不同,同學在報告時感覺也沒有甚麼人在聽然後就很草率地結束了,評分標準未知。
Press vs Public Relations, New Media vs Social Networks
這門課在討論的是公眾媒體跟自媒體的發展,以及他們各自有的潛在問題。舉例來說,公眾媒體因為背後的出資者通常是政府,所以在發表言論上也得跟政府的政治色彩以及在國際上的角色一致,這使得部分的聲音其實是「不被允許的」。
在自媒體上則常常有「未經事實查核」的假消息被胡亂傳播,導致民眾暴動、資源浪費或是撕裂整個社會的問題。
當然,公眾媒體也有所謂的「散播不實訊息」的問題,而自媒體確實也會因為他們的贊助商或是投資人而有「不能表態的」觀點的現象。這堂課上教授播了一段新疆集中營的影片,我覺得立意可能是希望促進同學之間的討論,但持不同聲音的人感覺像是隔著一道牆,因為已經被「洗腦」許久,感覺兩邊彼此都不想再跟對方溝通。
這堂課有一份小組作業,每一組的題目是教授事先分配好的,我們那組的題目是「協助一家非政府性組織(NGO)控制住詆毀他們的言論,外界現在指控這家 NGO 的成員利用弱勢人的無力強迫他們進行性行為以換取物資,而這個現象使得其他 NGO 也因而受到影響,因為外界捐贈的資源越來越少,導致他們無法繼續幫助弱勢族群。」
在這種狀況下,作為一名記者,你會使用甚麼樣的「媒體策略」來重新洗刷 NGO 的形象,重新取得外界的信任?
Family Business
在歐洲有很多傳承百年以上的家族企業,很多都不是上市企業,但是在他們的 Niche 市場中有很高的市場知名度跟占有率。這門課利用個案的方式介紹家族企業的傳承問題、下任接班人的培訓、家族成員爭奪財產的問題,以及在市場上繼續發展下去必須思考的生存策略。
除了每堂課會有個案介紹以及同學之間的討論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小組作業。透過拜訪一個家族企業,去了解他們的發展歷史、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生存之道、對於接班傳承的看法、現任公司的管理架構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挑戰。
我覺得這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且整體互動非常多,教授很樂於分享他做為家族企業的顧問心得,也會和我們討論個案中的發展的動機,是我會推薦到 EDHEC Lille 校區交換的同學可以修的一門課。
生活
EDHEC 的 Lille 校區其實位在另一個叫做 Roubaix 的小鎮,而學校提供的宿舍也是在 Roubaix 而不是在里爾。我遇到的交換生中如果是選擇住宿舍那就是 Roubaix,如果選擇自己找房的話大部分的同學都是住在里爾或甚至是巴黎。
在 Roubaix 生活的缺點是蠻無聊的,附近沒有甚麼可以逛街的地方,且我交換的時間是 1-5 月,在夏令時間之前天亮得很慢、天黑得很快,再加上治安感覺不是到特別好,所以學校老師跟同學也都建議我們晚上別獨自在外亂晃。不過學校內配有游泳池,常常去的時候沒甚麼人,我覺得很不錯!
反之,如果是住在其他城市的同學,我覺得上課就不是很方便 — 因為法國經常罷工,然後罷工通知還有學校的考試通知又經常來得很倉促,導致很多同學都因為交通問題根本無法出席,讓我覺得一團亂的感覺。
在生活成本上,這裡比德國還要貴。像是宿舍成本大概是德國的兩倍、超市的食材也普遍價格較高,儘管 Erasmus 有補助生活費,但大概是房租(不含電費)就用光了。
心得
總體來說,我覺得在法國念書的壓力不大,且有很多假期(三學期制),想要兼顧旅遊跟學習或是實習(遠端)跟學習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儘管在教學品質上我覺得法國這邊表現地不是太好,但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私立商學院對於學生「求職」所投入的資源。
舉例來說,EDHEC 有許多專門為企業跟學生面試準備的「面試間」,不僅僅是學生可以申請使用之外,他們還會邀請企業到學校內直接幫申請者進行面試。另外,EDHEC 也會主辦所謂的 Career Fair,邀請許多企業到 Roubaix 來介紹它們本年度的招募需求,這在 Mannheim 就很少見,規模上也有差。EDHEC 很多都是國際大廠像是 P&G、Unilever、Société Générale 等,但曼海姆則多半是中小型企業或是新創。
EDHEC 提供所有學生免費的金融時報訂閱以及 LinkedIn Premium,在尼斯校區則有 Bloomberg Terminal 可以使用,只能說私立商學院給每個學生的資源確實比公立多。
結語
我覺得有機會到法國去交換是一個很寶貴的體驗,一方面是可以接觸到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是認識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歡迎底下留言或是透過郵件或是表單聯繫我,謝謝!